長輩總認為,晚輩憑什麼指正他們?輩分壓不住,便以更猛烈的力道還擊。
不分青紅皂白地惡言相向,雙方都想喝止對方,像兩台逆向疾馳的車,撞到支離破碎,用對等高度溝通沒有一次能順利收場。
叛逆,全是想證明自己,每做對一件事就想急著跟父母討稱讚,無奈傳統家庭堅持孩子誇不得,習慣壓低孩子的自信,順便數落幾句,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。
取自《絕交不可惜,把良善留給對的人》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各位朋友,早安:
這本書目前正進行贈書活動,歡迎參與。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sychologist.Hung/photos/a.248192138530437/3581939178489033/
每個人跟原生家庭,多年來磨出不同的互動方式。作者寫原生家庭的筆調特別溫暖,端午節快到了,這篇文章來得正是時候。
對我來說,不管是哪一種輩分,講話要尊重人,這樣就不用在一開始就打壞關係。很多時候,傾聽就好,急著給人貼負面標籤,事後再說這是愛,其實是傷害。
說話不中聽,那就要自我調整,不管之前或之後付出了多少,不會好好講話,將來還是可能讓大家困擾。還好現代的父母相對願意看清這一點,比較不會再使用這種邏輯,硬要替自己合理化。
作者很勇敢,願意溝通,主動表達自己的善意,即使冒著被拒絕的風險。我很感謝作者願意把自己家庭的互動寫出來,這不容易,因為容易遭來評論。我們可以在作者的大方分享中,獲得省思。
修復關係不容易,作者試著理解、諒解,所以能走向和解。這個能做到,作者自己先受益。
祝願您,能看見自己被愛,這能讓自己多點溫暖!
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*
冷戰最傷人,
要知道有個人總是無條件為你。
【文/ 威廉】
結束一份被折磨得很慘的工作,讓情緒緩個幾天,鼓起勇氣打給母親說:「我離職了。」電話中傳來她的感嘆跟無力,離職原因還沒交代清楚, 便聽到一連串的誤解,認定是我平時散漫成性、辦事效率差、四處結怨。
「不是這樣,妳不要亂講。」聽我這麼說,母親緊接補槍,說我應對態度就是這麼差,不知道檢討自己,公司一定是受不了才把我開除。「不想講了,以後也不會跟妳講了。」電話切斷,往後家人打來我一律拒接。
類似對話已成日常,我在心灰意冷時尋求家人的體諒與支持,屢次遭到反手拍,試過跳脫事件本身的對與錯,就溝通方式作理性檢討,但長輩總認為,晚輩憑什麼指正他們?輩分壓不住,便以更猛烈的力道還擊。不分青紅皂白地惡言相向,雙方都想喝止對方,像兩台逆向疾馳的車,撞到支離破碎,用對等高度溝通沒有一次能順利收場。
端午節前夕,跟母親已經有大半年沒說話了,是父親寄來的粽子,當時拆也沒拆就扔進冷凍庫。失業在家,哪也不敢去,存款不到幾百塊,空蕩蕩的冰箱只剩那一大袋粽子,用舊報紙緊緊裹著。我數了數,一串二十個,兩串可以吃一個月,想省點伙食費,挨到稿費進戶頭,每天盡可能睡過中午,撐到傍晚再拆一顆來吃。
母親向來嚴格,就連自己包的粽子也不放過,從粽葉平整度就能強烈感受。她說粽子得使勁地拉,裡頭的料跟米粒才會扎實,每一顆都是忍著扳機指(註:手指使用過度,肌腱和腱鞘過度摩擦,而導致發炎及狹窄的現象,患者會有手指無法伸直和不適的狀況,好發於勞動頻繁的族群。)的疼痛與不適,用棉繩緊緊勒緊,三十幾度的大熱天裡耗上十多個小時,備料、包粽、煮熟之後還要蔭涼,步驟相當繁瑣。
原來我不是一無所有,電鍋水氣霧茫茫的,好似母親炒菜的白煙,吃到第二個星期突然難過得掉下眼淚,好想回家。可是我湊不出往返的車票錢,只能在租來的小公寓裡待著,渴望被安慰大過於被理解。那段忍著想家跟飢餓的時光裡,我的倔強無濟於事,也無可救藥。
#溝通與吵架一線之隔
切忌聽不到想要的答案就冷戰對應,消極過後問題依然存在,不如放低姿態,吐露真實情緒讓對方感受到。
叛逆,全是想證明自己,每做對一件事就想急著跟父母討稱讚,無奈傳統家庭堅持孩子誇不得,習慣壓低孩子的自信,順便數落幾句,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。原本報喜不報憂,到後來連憂也不報了,在外頭吞下的苦,說多像在示弱,示弱就證明自己的決定是錯的。得不到鼓勵也得不到安慰,卻換來更多的不信任,時間久了,改用沉默來表達抗議。
無論在職場或生活圈裡,我都還算是善於溝通的一方,但碰到父母親總會沒輒。幾個年紀稍長的朋友勸我放低姿態,歲數有了,誰都是吃軟不吃硬,主動求和沒什麼大不了,愛比恨輕鬆多了,不是嗎?
***
嫌隙的源頭是誤解,
聽不到想要的回答就用冷戰應對,
僵局越久越難解,
懺悔是最好的鬆弛劑。
***
成長過程裡,我希望父母至少能做到感同身受,可是無論多努力還原事發經過,他們終究不會是我,沒辦法理解加諸在我身上的壓力有多沉重。不想把問題帶給家人,一通電話不單純是報平安,既然想討拍,不如先把真實的情緒讓對方感受到,若一開始就讓母親明白我難受到想哭的心情,再緩緩吐露離職原因,先動之以情,再說之以理,想必會得到預期的心疼跟理解。
夜裡,主動打電話給父親問起母親的事,才知道原本母親今年端午不想折騰自己,但想到我現在沒收入,一定不敢回家過節,母親的手再不舒服也想包幾個粽子給我,十個家裡留著吃,十個送人,剩下四十個全寄到台北。父親勸我脾氣別那麼倔,要知道她說話雖然不中聽,但總是無條件為著我。
過一會兒,我默背出母親的手機號碼,按下通話鍵,想藉故說粽子很好吃,放下姿態認錯,都還沒開口,就聽到她著急的說:「打過去都不接,不知道你這陣子過得好不好。離職之後,最後一個月的薪水有沒有拿到?媽媽不需要人擔心,你好手好腳,工作再找就有,把自己顧好就好。」
「嗯。」我哽住淚水,一聲好也擠不出來。
.
以上文字取自
絕交不可惜,把良善留給對的人
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57064
悅知文化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delightpressfan/
.
已額滿_7/16-17免費台北市教師研習_非暴力溝通_如何讀懂愛的語言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519814295382140/
11/7 三重免費公益講座_樂讀親子共學系列講座_以善意應對青少年情緒人際問題
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events/189917322447609/
相信自己是夠好的媽媽:是犧牲,還是責任?是妥協,還是平衡?放下對母愛的執著,恢復你的生命彈性,重新找回愛自己的方式
博客來:https://bit.ly/2vhVD9s
讀書花園:https://bit.ly/2GEA9dH
誠品:https://bit.ly/2W4E3Sq
金石堂:https://bit.ly/2vhQ6jh